简述web访问的工作原理
web本意是蜘蛛网和网的意思。现广泛译作网络、互联网等技术领域。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超文本(hypertext)、超媒体(hypermedia)、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当你想进入一个网页, 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你要首先在你的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网页”。
大多数的网页自身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相关网页,可能还有下载、源文献、定义和其他网络资源。像这样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个网在因特网上被方便使用,就构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所说的万维网
简述动态web应用系统的实现原理和工作流程?
webwork工作流程与原理
关键字: webwork
首先浏览器按照web.xml中指定的格式(比如:以.do结尾的请求)发起请求,servlet接收请求后从url中解析出action名称,同时遍历HttpServletRequest、HttpSession、ServletContext 中的数据,并将其复制到
Webwork的Map实现中,至此之后,所有数据操作均在此Map结构中进行,从而将内部结构与Servlet API相分离。
接着ActionProxyFactory创建对应的ActionProxy实例。ActionProxyFactory 将根据Xwork 配置文件(xwork.xml)中的设定,创建ActionProxy实例,ActionProxy中包含了Action的配置信息(包括Action名称,
对应实现类等等)。ActionProxy创建对应的Action实例,并根据配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程序。包括执行相应的预处理程序(如通过Interceptor 将Map 中的请求数据转换为Action所需要的Java 输入数据对象等),以及对Action 运行结果进行后处理
是不是这个?
webwork是什么
WebWork是由OpenSymphony组织开发的,致力于组件化和代码重用的J2EE Web框架。WebWork目前最新版本是2.2.2,现在的WebWork2.x前身是Rickard Oberg开发的WebWork,但现在WebWork已经被拆分成了Xwork1和WebWork2两个项目。实现Interceptor接口的拦截器,代码部分在intercept方法中实现。在intercept方法中,可以直接返回一个Result字符串,这样整个执行直接“短路”,这时Action的execute方法也不会执行(一般很少会这么用)。所以,一般都会在这个方法里调用参数对象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并返回这个方法执行的结果。这样会持续执行后面的拦截器方法以及Action的execute方法等。
WebWork是建立在称为XWork的Command模式框架之上的强大的基于Web的MVC框架。
work简洁、灵活功能强大,它是一个标准的Command模式框架实现,并且完全从web层脱离出来。Xwork提供了很多核心功能:前端拦截机(interceptor),运行时表单属性验证,类型转换,强大的表达式语言(OGNL the Object Graph Notation Language),IoC(Inversion of Control依赖倒转控制)容器等。WebWork2建立在Xwork之上,处理HTTP的请求和响应。所有的请求都会被它的前端控制器(ServletDispatcher,最新版本是FilterDispatcher)截获。前端控制器对请求的数据进行包装,初始化上下文数据,根据配置文件查找请求URL对应的Action类,执行Action,将执行结果转发到相应的展现页面。WebWork2支持多视图表示,视图部分可以使用JSP,Velocity,FreeMarker,JasperReports,XM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