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最著名的15幅画
《吃马铃薯的人》,《两棵丝柏树》,圣雷米时期的《自画像》,《有乌鸦的麦田》,《割草的少年》,《煤矿的妇女们》,《静物:打开的圣经》,《街上的成排房屋》,《手拿康乃馨的女人》,《夕阳下的播种者》,《抱着头的老人》,《向日葵》,《星夜》,《夜间咖啡馆—室内景》,《夜间咖啡馆—外景》。1、《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法语:Caféterras bij nacht,英语:Cafe Terrace at Night)是由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9月创作的一幅画布油彩画,现收藏于克罗勒·穆勒博物馆(荷兰奥特罗市)。该画是梵高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画面描绘了阿尔勒一家咖啡馆的室外景色,室内温暖而明亮的黄色灯光洒在屋外鹅卵石铺成的广场上,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群星闪烁,宛如朵朵灿烂的灯花。整幅画面与画家笔下的咖啡馆室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明丽,气氛温馨恬适。2、《向日葵》(法语:Les Tournesols;荷兰语:Zonnebloemen;英语: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3、麦田上的鸦群(Wheat Field with Crows):是文森特·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麦田上的鸦群》作为梵高最强大,最具激烈争论的画作之一,在其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梵高的全部作品中,对这一特定作品的许多解释可能比其他任何画作的解释都多。有些人认为这是梵高的“遗书”放在画布上,而其他人则超越了对主题的肤浅概述,并赞成采取更积极的方法。一些更极端的评论家甚至进一步投射他们的视野——超越画布和笔触,以便将图像翻译成潜意识的全新语言。
梵高最著名的15幅画
梵高最著名的15幅画如下:《吃土豆的人》、《向日葵》、《罗纳河上的星空》、《夜间咖啡馆》、《梵高在阿尔丁房子》、《阿尔的红色葡萄园》、《梵高在阿尔的卧室》、《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鸢尾花》、《星月空》、《麦田与收割者》、《午间休息》、《加歇医生》、《奥威尔教堂》、《乌鸦群飞的麦田》。文森特梵高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梵高的《星月空》《星月空》这幅画是凡高第二次精神崩溃、住进圣雷米疗养院时的作品。在这幅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画中,凡高用饱蘸激情的条状笔触,搅动起旋转的漩涡。这些天空中星星与月亮的舒卷涌动,也许暗示使徒和耶稣的关系。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参天的柏树摇曳着扭曲的、火焰状的身躯,呼应着天空的韵律。被压缩了的村庄在哥特式尖顶教堂的庇护下安然栖息,事实上,圣雷米附近并没有这样的教堂,那是凡高的幻象,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蒙德里安十大名画
蒙德里安十大名画如下:1、《房子》。2、《Farm near Duivendrecht》。3、《阿旺(夜):红树》。4、《Geinrust Farm with Isolated Tree》。5、《Haystack》。6、《Evening at Weesperzijde Sun》。7、《奥勒附近的树林》。8、《沿着阿姆斯特尔》。9、《Three haystacks in a field》。10、《在阿姆斯特尔阳光下》。艺术特点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蒙德里安十大名画
蒙德里安十大名画《房子》、《Farm near Duivendrecht》、《阿旺(夜):红树》、《吉林风车》、《Haystack》、《Evening at Weesperzijde Sun》、《奥勒附近的树林》、《沿着阿姆斯特尔》、《Three haystacks in a field》、《在阿姆斯特尔阳光下》。1、《房子》《房子》1900,纸上水彩45.6x58.4cm,海牙美术馆.2、《Farm near Duivendrecht》《Farm near Duivendrecht》布面油画85.5×108.5cm,1916年。3、《阿旺(夜):红树》蒙德里安绘画年轻时期受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蒙德里安不仅仅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色彩大师之一,同样也是一名重要的具象画艺术家。4、《吉林风车》《吉林风车》 作品名:吉林风车,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年代:1906—1907。5、《Haystack》在现代艺术的语境下,具象写实手法式微,此种变化直接向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观赏要求。“目光所及之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1907年开始,蒙德里安逐渐走上了“简化具象画”道路。6、《Evening at Weesperzijde Sun》彼埃·蒙德里安《Evening at Weesperzijde Sun》,布面油画。7、《奥勒附近的树林》原名:博斯比尔奥勒,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年代:1908,风格:后印象派,类型::景观,材质:布面油彩。8、《沿着阿姆斯特尔》1903,风格:印象派,类型:景观,材质:布面油彩,标签:河流、瀑布、森林和树木.9、《Three haystacks in a field》布面油画,36×47cm,1907年而作为观众的蒙德里安这时也被此种全新的创作方式所吸引。10、《在阿姆斯特尔阳光下》《在阿姆斯特尔阳光下》皮特·蒙德里安高清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