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这句话中的“美”指的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等。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家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好像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其实不是的,缺少的不是美好的事物,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罢了。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扩展资料这句话出自罗丹(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把生命看作最高的艺术境界,只有有生命的雕塑作品才能触动观赏者的内心。因此,罗丹认为有生命的雕塑是美的。美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美,而且是内在美。在罗丹所处的时代,人们认为丑的事物不是艺术品,而罗丹则极力反对,以自己的作品阐述了真正的美。罗丹认为,艺术中的丑既是指外无表、内无真,一切欺骗就是丑的。在罗丹的一些作品中,他不刻意追求感官享受,认为残缺也是一种美。因此,他创作了很多“丑”的作品,如《老娼妓》《塌鼻男人》等。罗丹认为,人的生命是最美的,从出生就开始体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直到死亡,每一个瞬间都是美的。在《老娼妓》中,罗丹刻画了一个被人欺负一生的老妓女,她虽然年老色衰,但脸上的皱纹却透漏出坚强和不屈,为了生存,她接受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没有逃避。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谁说的?
01 罗丹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话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的。这句话中的“美”指的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等。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家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好像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其实不是的,缺少的不是美好的事物,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罢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原文是“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艺术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带着一双不再挑剔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美永远是珍贵的,也永远是平凡的,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去感悟,发现身边美!人生处处有美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身边有无数的美,留心去观察、去发现,总能在其中发现那令人惊叹的美景,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便可以成为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 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罗丹1840年11月1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拉丁区一个普通雇员家庭。1854年,他进入波提特设计学校学习,与雕刻结下不解之缘。1862年,进入圣体隐修道院,完成了院长艾马尔胸像。1875年,他到意大利旅行,并细心研究了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深受其启发。 1876年至1877年间,罗丹完成了雕塑《青铜时代》。1879年,他完成了群雕《号召拿起武器进行斗争》。1880年,罗丹开始创作《地狱之门》。这项工程巨大,一直持续到1917年罗丹生命的完结。1886年,他为文学家雨果塑像。1898年,完成为文学家巴尔扎克的塑像。1916年,他把自己的全部作品捐给法国政府。1917年11月17日,罗丹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