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的由来
每年都有一个月是马月,每年农历正月到腊月大致对应的属相依次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根据干支历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12个月一个轮回,“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猴年马月就是指猴年里的农历五月,每十二年一次。凡是说要等到猴年马月的事情,到了这个农历月就该成功了。 每年都有一个月是马月,每年农历正月到腊月大致对应的属相依次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根据干支历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12个月一个轮回,“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猴年马月就是指猴年里的农历五月,每十二年一次。凡是说要等到猴年马月的事情,到了这个农历月就该成功了。 猴年马月: 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泛指未来的岁月。“猴年马月”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借此期盼想实现的事早日到来。
猴年马月是哪一年
根据农历干支,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2004(农历为甲申年)正好是猴年,从6月18日开始直至7月16日是农历五月,也就是庚午月,正好是“猴年”里的“马月”。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也是“猴年”里的“马月”。2028年农历戊申年恰逢有闰五月,也就是说2028年过完了猴年马月之后,还接着过一个猴年闰马月,从6月23日(夏至后二日)至7月21日(大暑前一日)的戊闰午月。
扩展资料
古代的科技虽然落后,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却让人惊讶不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法,据《世本》记载: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绝不是闹着玩的,对他们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到了先秦时期,又出现了与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在十二生肖当中,除了龙之外,其他都是极为常见的动物,暂且不讨论龙是否真实存在过。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公历(阳历)纪年,但以前的纪年法为农历(阴历),月份为正月、二月...腊月,马对应的是农历的五月份,相当于阳历的六七月份。
猴年马月意思是什么
猴年马月意思是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读音:[hóu nián mǎ yuè]。出处: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近义:遥遥无期。反义:指日可待。造句你这样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洗了这么久才洗了这点碗,要是洗完得洗到猴年马月啊!照你这么磨磨蹭蹭;猴年马月也开不成渠;灌不成水。但是由于预算有限军方被迫每年都要从他们的产品目录上砍掉一些内容以减少现金流动,这一数量级的增加计划通常也要被推迟到猴年马月。综合经济、安全以及政治因素考量,建一座完全投入商业运营的港口决非易事,无法一蹴而就,至于建成可投入战备的军事基地,那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猴年马月的意思
猴年马月意思是泛指未来的岁月,常用来形容不指望某事能如期实现。近义词:遥遥无期;反义词:指日可待。出处: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造句:你这样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其实,在之前规范的汉语词典里并没有“猴年马月”这一词,同义的是“驴年马月”,因为十二生肖中没有驴,所以古人用一个十二生肖中并不存在的动物点出遥遥无期之感。有人考证“猴年马月”是建国后才出现的词,而“驴年”在不少古籍中早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