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规则是什么
国际象棋的规则 1、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黑白格子组成,一共有64个。棋子也是分为黑白,每一方十六个。 2、国际象棋中,由白棋先走,每次只能走一步。 3、一旦触摸到了棋子就只能移动所接触到的棋子,如果只是摆正棋子,则需要先告知对手或裁判。 4、落子之后,手离开棋子则不能改变棋子的位置了。 5、棋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确定落子的位置。在比赛中一般会有棋钟计时。
国际象棋的规则
国际象棋规则分为:布子规则、行棋规则和特殊着法。在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的下棋可以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棋子是由黑白两种棋子组成。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对局由执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双方轮流行棋,直到对局结束。无论是白方视野还是黑方视野,棋盘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后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后一定要放在黑格上。
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玩家棋子移动到的位置如果有对方的棋子,则吃掉对方的这个棋子,并占据该格。
兵的移动和吃子规则是直进斜吃,如果兵的斜进一格有对方棋子,则兵可以吃掉这个棋子,并且占据该格。
国际象棋规则
国际象棋的游戏规则如下:王:横直斜都可以走,每次走一步。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越子。车:横竖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斜走。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后:横、竖、斜都可以走,没有格数限制。王:横、竖、斜可以走,每次一格。。兵:只能前进,每次走一格,起步可以走1或2格。吃棋的时候,要斜着吃棋。以上棋子的走法,除了马可以越子;王车易位时,车可以越子。其它棋子走棋的时候,都不能越子。国际象棋的玩法如下:1、棋子棋盘:棋盘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棋子为黑白(深浅)两种颜色,共16个,分别为:2个车,2个马,2个象,1个后,1个王,8个小兵。2、棋子走法:白先黑后。车横竖走,象斜走,王和后横竖斜都可以走,均不能越子,王每次只能走一格。马走“日”,可越子。兵直走斜吃,只进不退,起步可走1或2格,然后只能走1格。3、怎么算赢棋:谁先吃到对方的王,就算赢棋。谁也吃不到,或一直无法避免被“将军”为和棋。
国际象棋规则
国际象棋规则是国际象棋由黑白两种棋子组成。无论是白方视野还是黑方视野,棋盘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后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后一定要放在黑格上。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行棋规则:国际象棋是双方对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对局由执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双方轮流行棋,直到对局结束。各种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王(K):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敌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进去。否则,算“送王”犯规,三次就要判负。除易位时外,王可走到不被对方棋子攻击的任何相邻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着)。后(Q):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车(R):横、竖均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车易位外不能越子。象(B):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开局时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马(N):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后再往外横走或竖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的“蹩马腿”限制。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走一格或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起源国际象棋是世界上一个古老的棋种。据现有史料记载,国际象棋的发展历史已将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起源于古印度、中国、阿拉伯国家等。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年在《亚洲研究》上发表《印度象棋》一文,认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大约公元2~4世纪时,印度次大陆有一种叫作“恰图兰加”的棋戏,内有车、马、象、兵4种棋子,象征着印度古代的军制。在当时流传的印度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四军将士已安排”的诗句。“四军”就是指军队分为车、象、马、兵4个兵种。这种“四方棋”,当时是由掷骰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游戏的目的也不是将死对方的王,而是吃掉对方全部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