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室是干什么的
用于实施皮肤准备及清洁灌肠等操作,临时存放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及需要浸泡消毒的医疗物品。设备设施包括:处置台、诊查床、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卫生设施、水池、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等。
处置室工作制度:
1、处置室储物容器要定期清洁、消毒,可用去污粉刷洗干净,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禁止吸烟、禁止饮食,室内要有医疗废物分类标示并按标识放置。
3、一切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用物包括注射器、输血输液针头、换药敷料等,其运送的过程,均是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环节,所以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针头装入耐刺容器消毒毁形处理,换药敷料装入垃圾袋,做好标记,送焚化炉焚毁。特别要注意避免血液和体液在运送途中的溅落,若不慎溅落,可用0.5%~1%含氯消毒液擦净,以保护环境。
4、医院感染既可发生于患者,也可发生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在处置室工作时要防止针头、利器刺伤皮肤,万一不慎弄破,立即挤压伤口使其出血,用含碘消毒液涂擦,以减少感染机会。要勤洗手,必要时戴手套工作。
5、保洁人员必须经过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懂得血液及体液预防隔离方法,并在护士长、病区监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
6、拖把分类放置,标示清楚,使用后用含氯消毒剂侵泡30分钟后悬挂倒置晾干。
处置室是干什么的
处置室是实施皮肤准备及清洁灌肠等操作,临时存放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及需要浸泡消毒的医疗物品的地方。处置室的设备设施包括:处置台、诊查床、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水池、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处置室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GB15982的规定。 处置室主要放置以下三种类型的医用废料: 1、使用过的一次性针筒、剪断的输液管、废血袋、换药的污纱布、棉球等。 2、废弃的安瓿、纸盒、棉球等。 3、换药用物、口腔护理用物、雾化吸入导管等。 外科处置室安排在治疗室和换药室之间,相对划分污染区、中污染区,靠治疗室的一侧放置各类污物筒,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筒、剪断的输液管、废血袋、换药的污纱布、棉球等分别放入各个筒内,并在治疗室与处置室的公墙上离地面80cm处开了一个40cm×30cm的长方形窗口,用铝合金移门封住,护士在治疗台上配制药液时废弃的安瓿、纸盒、棉球等通过该窗口落入处置室内污物筒内。 处置室的另一侧分别放置换药用物、口腔护理用物、雾化吸入导管等初步消毒的浸泡桶。 这样,既保持了治疗室、换药室的整洁,又符合医用垃圾分类原则。 什么是治疗室 为患者实施治疗操作,如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骨穿、腰穿、胸穿、换药、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如消毒后药杯及管路)等的地方。
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的目 录
概述第一篇管理篇第一章 医院感染管理各级组织与职责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各级组织第二节各级组织职责第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要求与考核第二节各类人员培训内容第三章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四章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节 门、急诊相关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二节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和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三节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第四节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五节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管理第六节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七节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八节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九节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十节导管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十一节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第五章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二甲医院试行)第六章附件:管理篇主要法律文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篇技术篇第一章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第一节医院感染定义第二节呼吸系统.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第四节血液系统第五节腹部和消化系统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第七节泌尿系统第八节手术部位第九节皮肤和软组织第十节骨、关节第十一节生殖道第十二节口腔第十三节其他部位第二章医院感染的监测第一节 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第二节医院感染流行的监测第三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监测附件1.外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调查附件2.IcU医院感染专率调查第三章 医院感染的控制第一节医院消毒与灭菌第二节隔离预防技术应用第三节 医院环境与污物、污水处理附件1.常用消毒剂和中和剂附件2.医院环境、器物常用消毒方法(参考附件3.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参考附件4.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l8466—2005第四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第一节 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试行第二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五章常用侵入性操作感染控制指南第一节血管内装置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第二节 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第三节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第四节 内镜检查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附件1.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附件2.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六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第一节医务人员血(体)液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南第二节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处置室的6s管理
6s管理借鉴日本的管理方式,内容如下:
6S现场管理办法
整理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愈变窄小。 ★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整理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愈变窄小。 ★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 5s现场管理法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整顿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点: 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 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 3.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 4.划线定位 5.场所、物品标识 整顿的“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放置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 ★物品的保管要 定点、定容、定量 ★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 ★易取 ★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标识方法 ★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表示 ★现物的表示和放置场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统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清扫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稳定品质 ★减少工业伤害 注意点: 责任化、制度化。 实施要领: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4.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清洁 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目的: 维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点: 制度化,定期检查。 实施要领: 1.前面3S工作 2.考评方法 3.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4.主管经常带头巡查,以表重视
素养 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5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 目的: ★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 ★营造团体精神 注意点: 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施要领: 1.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2.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礼仪守则 4.训练(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5.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晨会、礼貌运动等)
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个体诊所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你好,私人诊所一般对于员工外出采用请假制度和报备制度。
词语名称:诊所,又名诊疗所、医疗所、卫生所、医疗室。第四十条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以及卫生部规定或者认可的其他名称。医疗机构可以下列名称作为识别名称: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核准机关批准使用的名称。【摘要】
个体诊所外出人员管理制度【提问】
你好,私人诊所一般对于员工外出采用请假制度和报备制度。
词语名称:诊所,又名诊疗所、医疗所、卫生所、医疗室。第四十条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以及卫生部规定或者认可的其他名称。医疗机构可以下列名称作为识别名称: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核准机关批准使用的名称。【回答】
诊所规章制度都有哪些
卫生工作制度 1、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卫生室工作日程,认真抓落实,成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使用门诊日志,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灭菌记录,对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索证、验收、登记。 3、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节假日大搞卫生活动。 5、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诊断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3、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4、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 5、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凡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