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式?
近日,有关部门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85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这则信息被报道后,网友们也是热议不断,纷纷感叹工作越来越难找了,甚至还有人调侃“以后想吃饱饭活着都难了”。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也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接下来,我结合自身的看法,给小伙伴们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一是就业人数多,就业竞争力大。近五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2019年高校毕业生还只有834万,但是在去年(2022年)就已经超过1000万,达到1076万。而官方预计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1185万人左右,再创新高。受到疫情以及世界经济疲软和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并不景气,4、5月份国民经济增速减缓,许多行业和公司都在大肆裁员。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求职,就业岗位数根本不能够满足,势必会导致就业竞争力加大,部分毕业生甚至面临无活可干的尴尬处境。二是高期望、慢就业加剧。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十分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尤其是刚毕业大学生的内心想法。觉得自己学历不错,能力也比较强,都渴望能够找到薪资高活还不重的就业岗位。但实际上,类似我们这样的“人才”一抓一大把,公司真正缺的是具有丰富职场经验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果我们看不上一般的工作,不愿意“屈身”,那最终就无法就业。同时“慢就业”也在大学生中蔓延。所谓的慢就业就是指毕业后不(立马)去找工作,选择暂时性或者阶段性躺平。智联招聘调查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中,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2021年提高 3 个百分点。”慢就业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同时进一步挤压接下来的就业空间。排除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和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慢就业中有的人会选择读研考博或者考公,在接下来成为更大的竞争力。三是新领域新行业岗位增多,传统实业招聘减少。近些年,一些传统实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有着破产的可能性。为了节省资源,不得不减少招聘,甚至裁减公司内部员工,最为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公司和外贸行业。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和互联网等科技行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需求和利润空间增大,在这方面的招聘有着大幅度增多的趋势。不过这些行业的就职岗位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而且偏向于招聘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普通院校毕业生难以入他们的“法眼”。不管怎么说,时代的变化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年轻人能做的就是多学习,多努力,不被时代抛弃才有可能拥抱未来。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2023大学生找工作的现状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经济的不景气和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导致竞争激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女性就业歧视、农村学生就业难等,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工作难度和不确定性。许多大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专业和课程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更加困难。其次是竞争激烈。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他们都有相似的学历和背景,这使得找工作变得更加艰难。最后,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实践经验,这也成为找工作的一大难点。二、2023大学生找工作的建议第一,多渠道找工作。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合适的工作,例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等。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找到合适的工作。第二,提高职业素养。在找工作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展示出自己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素养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第三,提升自身技能。在现代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第四,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实习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于找工作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