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亲戚关系称呼有哪些?
1、伯父指父亲的哥哥,也叫伯伯或阿伯,或简称伯。古称世父,后也称从父。2、叔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古代可作口头称呼,现在大多用于亲属关系的书面称谓。相反情况下对方则称呼自己为侄子或侄女。3、姑母祖父的女儿称为“姑母”。姑母的丈夫称为“姑丈”。4、外祖父是外公的书面称谓,即母亲的父亲。古代又称外王父、外祖。各地方言又称外公、姥爷、外爷、公公、阿公、舅公等。5、姨母又称姨妈,是亲属关系称谓,指母亲的姊姊或妹妹,又称为姨姨或姨娘。有些地方姨妈(姨母)专指母亲的姊姊,母亲的妹妹则称为姨娘。某些地方姨妈专指母亲的妹妹,母亲的姊姊则称姨娘,依据各地风俗有别。
亲戚关系称呼有哪些?
亲戚关系称呼:1、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2、母亲:奶奶、婆婆。3、父亲的哥哥:大爷(轻读)、伯伯(bǒbo)、伯伯(báibai)、伯父。4、嫂子:大娘、大妈、姆姆、伯母。5、父亲的弟弟:叔叔。6、弟媳:婶婶、阿姨。7、父亲的哥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8、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9、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10、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11、父亲的祖父:太爷、老太、太公、老爷爷。12、祖母:太奶、老太、太婆、老奶奶。13、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14、伯母:大奶、大婆。15、父亲的叔叔:三爷、三公。16、婶婶:三奶、三婆。17、父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18、父亲的姑姑:姑奶、姑婆。19、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20、父亲的姑姑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21、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22、外祖母:太姥、太外婆、老外婆。23、父亲的舅舅:舅爷、舅公。24、妗子:妗奶、舅奶、舅婆。25、父亲的姨姨:姨奶、姨婆。26、姨父:姨爷、姨公。27、父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
亲戚称呼有哪些?
亲戚称呼有伯,大妈,叔,婶,姑,姑夫,舅,舅妈,姨,姨夫等等。相关说明亲属,是指因婚姻或血缘与和人类个体结成的社会关系,父母、同胞兄弟姐妹等亲属又称亲人或家人,其他则称为亲戚。中国亲属系统,传统以男系为核心,分亲属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亲属间,根据每个人的辈分、宗族、年纪与性别,而有特定的亲属称谓。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条理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对亲戚的称呼有哪些?
称呼有如下:第一代:曾祖父。第二代:祖父、伯祖、叔祖、姑祖母。第三代:父、伯父、叔父、堂伯父、堂叔父、堂姑、表伯、表叔。第四代:自己、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再从兄弟姐妹。如果从自己往下数四代的话,那么称呼如下:第一代:自己。第二代:儿子、女儿。第三代:孙子/女,外孙子/女。第四代:曾孙、曾孙女、曾外孙、曾外孙女、外曾孙、外曾孙女。直系血亲。从母姊妹兄弟(姨姥亲)拥有共同的100%的线粒体遗传基因。从血缘上等同于亲姊妹兄弟。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是人们探索母系遗传的绝佳工具。母亲将她的mtDNA传递给女儿和男儿,但只有女儿能将其mtDNA传递给孙女和孙男;孙女能将其mtDNA传递给曾孙女和曾孙男;曾孙女能将其mtDNA传递给玄孙女和玄孙男;玄孙女能将其mtDNA传递给来孙女和来孙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