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平均负载

时间:2025-09-26 07:12:47编辑:小松

平均负载率和等效平均负载量的关系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平均负载率和等效平均负载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平均负载率越高,等效平均负载量越大。发生问题的原因:1. 平均负载率过高:由于负载过多,设备的运行受到限制,平均负载率过高,导致等效平均负载量过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2. 平均负载率过低:由于负载过少,设备的运行效率不高,平均负载率过低,导致等效平均负载量过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方法:1. 适当提高平均负载率:可以通过调整负载量,提高平均负载率,从而提高等效平均负载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2. 适当降低平均负载率:可以通过减少负载量,降低平均负载率,从而降低等效平均负载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做法步骤:1. 确定负载量: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负载量,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2. 计算平均负载率:根据负载量计算出平均负载率,以确定等效平均负载量的大小。3. 调整负载量:根据计算出的平均负载率,调整负载量,以调整等效平均负载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知识:平均负载率是指一定时间内设备的实际负载量与最大【摘要】
平均负载率和等效平均负载量的关系【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平均负载率和等效平均负载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平均负载率越高,等效平均负载量越大。发生问题的原因:1. 平均负载率过高:由于负载过多,设备的运行受到限制,平均负载率过高,导致等效平均负载量过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2. 平均负载率过低:由于负载过少,设备的运行效率不高,平均负载率过低,导致等效平均负载量过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方法:1. 适当提高平均负载率:可以通过调整负载量,提高平均负载率,从而提高等效平均负载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2. 适当降低平均负载率:可以通过减少负载量,降低平均负载率,从而降低等效平均负载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做法步骤:1. 确定负载量: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负载量,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2. 计算平均负载率:根据负载量计算出平均负载率,以确定等效平均负载量的大小。3. 调整负载量:根据计算出的平均负载率,调整负载量,以调整等效平均负载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知识:平均负载率是指一定时间内设备的实际负载量与最大【回答】


load average 多少合适

一、什么是Load Average?
系统负载(System Load)是系统CPU繁忙程度的度量,即有多少进程在等待被CPU调度(进程等待队列的长度)。
平均负载(Load Average)是一段时间内系统的平均负载,这个一段时间一般取1分钟、5分钟、15分钟。
二、Load的数值是什么含义?
把CPU比喻成一条(单核)马路,进程任务比喻成马路上跑着的汽车,Load则表示马路的繁忙程度:
Load小于1:表示完全不堵车,汽车在马路上跑得游刃有余:
[ Load<1,单核]
Load等于1:马路已经没有额外的资源跑更多的汽车了:
[Load==1,单核]
Load大于1:汽车都堵着等待进入马路:
[Load>1,单核]
如果有两个CPU,则表示有两条马路,此时即使Load大于1也不代表有汽车在等待:
[Load==2,双核,没有等待]
三、什么样的Load值得警惕(单核)?
Load < 0.7时:系统很闲,马路上没什么车,要考虑多部署一些服务
0.7 < Load < 1时:系统状态不错,马路可以轻松应对
Load == 1时:系统马上要处理不多来了,赶紧找一下原因
Load > 5时:马路已经非常繁忙了,进入马路的每辆汽车都要无法很快的运行


cpu 使用率和负载的关系和区别

当我们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时会看到 load average,如下图所示。它表示系统在1、5、15分钟的平均工作负载。那么什么是负载(load)呢?它和CPU的利用率又有什么关系呢?

load average:系统平均负载是CPU的Load,它所包含的信息不是CPU的使用率状况,而是在一段时间内CPU正在处理以及等待CPU处理的进程数之和的统计信息,也就是CPU使用队列的长度的统计信息。这个数字越小越好。

CPU利用率:显示的是程序在运行期间实时占用的CPU百分比

CPU负载:显示的是一段时间内正在使用和等待使用CPU的平均任务数。CPU利用率高,并不意味着负载就一定大。举例来说:如果我有一个程序它需要一直使用CPU的运算功能,那么此时CPU的使用率可能达到100%,但是CPU的工作负载则是趋近于“1”,因为CPU仅负责一个工作嘛!如果同时执行这样的程序两个呢?CPU的使用率还是100%,但是工作负载则变成2了。所以也就是说,当CPU的工作负载越大,代表CPU必须要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进行频繁的工作切换。

举例说明

网上有篇文章举了一个有趣比喻,拿打电话来说明两者的区别,我按自己的理解阐述一下。

某公用电话亭,有一个人在打电话,四个人在等待,每人限定使用电话一分钟,若有人一分钟之内没有打完电话,只能挂掉电话去排队,等待下一轮。电话在这里就相当于CPU,而正在或等待打电话的人就相当于任务数。

在电话亭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有人打完电话走掉,有人没有打完电话而选择重新排队,更会有新增的人在这儿排队,这个人数的变化就相当于任务数的增减。为了统计平均负载情况,我们5分钟统计一次人数,并在第1、5、15分钟的时候对统计情况取平均值,从而形成第1、5、15分钟的平均负载。

有的人拿起电话就打,一直打完1分钟,而有的人可能前三十秒在找电话号码,或者在犹豫要不要打,后三十秒才真正在打电话。如果把电话看作CPU,人数看作任务,我们就说前一个人(任务)的CPU利用率高,后一个人(任务)的CPU利用率低。

当然, CPU并不会在前三十秒工作,后三十秒歇着,只是说,有的程序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所以CPU利用率就高,而有的程序牵涉到计算的部分很少,CPU利用率自然就低。但无论CPU的利用率是高是低,跟后面有多少任务在排队没有必然关系。

这个有争议,各有各的说法,个人比较赞同CPU负载小于等于0.5算是一种理想状态。

不管某个CPU的性能有多好,1秒钟能处理多少任务,我们可以认为它无关紧要,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在评估CPU负载时,我们只以5分钟为单位为统计任务队列长度。如果每隔5分钟统计的时候,发现任务队列长度都是1,那么CPU负载就为1。假如我们只有一个单核的CPU,负载一直为1,意味着没有任务在排队,还不错。

但是我那台服务器,是双核CPU,等于是有4个内核,每个内核的负载为1的话,总负载为4。这就是说,如果我那台服务器的CPU负载长期保持在4左右,还可以接受。

但是每个内核的负载为1,并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意味着我们的CPU一直很忙,不得清闲。网上有说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内核的负载为0.7左右,我比较赞同,0.7乘以内核数,得出服务器理想的CPU负载,比如我这台服务器,负载在3.0以下就可以。

最简单办法的是更换性能更好的服务器,不要想着仅仅提高CPU的性能,那没有用,CPU要发挥出它最好的性能还需要其它软硬件的配合。

在服务器其它方面配置合理的情况下,CPU数量和CPU核心数(即内核数)都会影响到CPU负载,因为任务最终是要分配到CPU核心去处理的。两块CPU要比一块CPU好,双核要比单核好。

因此,我们需要记住,除去CPU性能上的差异,CPU负载是基于内核数来计算的!有一个说法,“有多少内核,即有多少负载”。

4. CPU使用率到多少才算比较理想?

CPU利用率在过去常常被我们这些外行认为是判断机器是否已经到了满负荷的一个标准,我看到长时间CPU使用率60-80%就认为机器有瓶颈出现。

-----------------------------------

https://blog.51cto.com/wks97/2073217


什么是CPU平均负载

平均负载是指上一分钟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平均进程数。在CPU中可以理解为CPU可以并行处理的任务数量,就是CPU个数X核数。如果CPU Load等于CPU个数乘以核数,那么就说CPU正好满负载,再多一点,可能就要出问题了,有些任务不能被及时分配处理器,那要保证性能的话,最好要小于CPU个数X核数X0.7。
Load Average是指CPU的Load。它所包含的信息是在一段时间内CPU正在处理及等待CPU处理的进程数之和的统计信息,也就是CPU使用队列的长度的统计信息。
Load Average的值应该小于CPU个数X核数X0.7,Load Average会有3个状态平均值,分别是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平均Load。如果1分钟平均出现大于CPU个数X核数的情况,还不需要担心;如果5分钟的平均也是这样,那就要警惕了;15分钟的平均也是这样,就要分析哪里出现问题,防范未然。


上一篇:addressbook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