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谜大全

时间:2025-09-30 03:14:30编辑:小松

元宵节的灯谜有哪些???

1、铁公鸡(打一成语)——一毛不拔2、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3、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4、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5、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6、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7、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8、跷跷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9、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10、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11、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12、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13、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14、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15、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16、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17、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18、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吃卯粮19、照相底片——颠倒黑白20、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21、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22、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23、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24、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

元宵节灯谜有哪些

灯谜种类很多,举例下面几种类型1.成语类铁公鸡(打一成语)——一毛不拔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2.字类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许壹加壹(打一字)——王上下一体(打一字)——卡凤头虎尾(打一字)——几矮(打一字)——射抽水泵(打一字)——石顶破天(打一字)——夫后村闺中听风声(打一字)——封另有变动(打一字)——加3.地名类山水之间,一方独立(打重庆一地名)——涪fú陵掌声经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延庆沫若乡间住处(打北京一地名)——郭公庄重点干起,秋前方成(打天津一地名)——和平安得后羿弓(打一江苏地名)——射阳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公主岭潘仁美卖国(打一内蒙古地名)——通辽固若金汤(打河北一地名)——保定4.中药名类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药名)——脑立清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路路通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药名)——防己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驱风散5.人名类六王毕,四海一( 打《红楼梦》人名)——秦邦业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杏奴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6.文学典籍类齐楚燕赵皆降服(打《史记》一句)——四国顺之口道恒河沙复沙(打《史记》一句)——不可胜数故(打《史记》一句)——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坚持到底(打《史记》一句)——虽死不易扩展资料灯谜由来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宵节灯谜

元宵节猜灯谜有哪些谜语

元宵节灯谜如下:1、谜面:首次摸彩中大奖(打一成语)谜底:一触即发解析:“发”,别指“发达”,与“中大奖”形成对举。2、谜面:笑口常开(打二字明朝年号)谜底:永乐解析:谜底别解为“永远快乐”。3、谜面:七夕相会抛媚眼(打四字标语)谜底:节约用电解析:“节”,别解“七夕节”;“约”,别解“相会”。4、谜面:岁首当勤俭(打二字节日)谜底:春节解析:岁首,指一年开头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正月,谜底以“春”示意。5、谜面:春日出游人不在(打一少笔字)谜底:三解析:“春”字的“日”出游了,“人”也不在了,余下“三”。6、谜面:差点就黑了(打一字)谜底:鸟解析:“差”,取残缺之意。“鸟”字差了“点”,剩下“乌”字。

关于元宵节的灯谜有哪些

关于元宵节的灯谜如下:1、谜面:一去就变坏(打一字)谜底:坯解析:“坯”字的“一”去了,就变成“坏”字。2、谜面:香字少一撇,不作杳字猜(打一字)谜底:杏解析:“香”字少去“一”和“撇”,余下“杏”字。3、谜面:这声音来自钱塘江(打一字)谜底:浙解析:钱塘江,古称“浙”。“这”的读音与“浙”相同。4、谜面:新春伊始主人迎(打二字地名)谜底:广东解析:“新春伊”三字的首笔组合起来,可成“广”字。古时主位在东,谜底以“东”代指“主人”。5、谜面:桃李满天下(打一成语)谜底:遍地开花解析:从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中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诗句中,可以推测出“桃李”指的是“花”。

上一篇:印刷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