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从来都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
冬日,年关将至,泡脚,闲来无事,随手翻翻以前给弟弟买的《格林童话》。本想打发一下时间,却在无意间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看的一篇《两个女儿》,美丽勤劳的女儿不受母亲待见,丑陋懒惰的女儿却备受母亲宠爱。美丽的女儿掉落井底意外进入另一个世界后,带回来许多金子,母亲的第一反应是让丑陋的女儿也跌落井底,好带回一些金子。同样是女儿,即使是她镀金回家,在母亲心里的地位,还是不如自己的姐妹。童话故事,往往在不经意间刺痛人性的暗处。现实生活里,往往那个处处想着父母,自小懂事的孩子最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哪怕你闯出了一番天地,你在父母心里的地位,可能还是比不上自己那个从小被父母偏爱的兄弟姐妹。
《猫和老鼠做朋友》,小时候听人讲只觉得可笑,感觉老鼠真笨。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回过头来读读原文,突然觉得自己那时候太稚嫩,没懂得猫的自私狡猾和人性的灰暗。开篇写到猫多么渴望和老鼠做朋友,甚至好到猫和老鼠住一起。小时候听觉得有趣,现在读到“猫和老鼠住一起”,仿佛已经看到了老鼠被猫吃掉的结局。它们一起储藏过冬的猪油,猫第一次欺骗老鼠自己要去给表姐的儿子当教母,老鼠说别忘了给它带葡萄酒,后来猫告诉老鼠表姐的儿子取名为“没了顶层”,再老鼠对猫的说辞提出质疑的时候,猫硬刚回去。后来,猫又找理由欺骗老鼠去偷偷吃猪油,“吃了一半”,“全吃光了”,老鼠后知后觉的时候,已经成为猫的盘中餐。
我们不喜欢猫的狡猾,却也讨厌老鼠的愚蠢。但在这个故事里,猫和老鼠是亲密的朋友关系。在猫去偷吃猪油的时候,老鼠在干什么呢?它在收拾它们的家,把一切都打理的仅仅有条。老鼠把猫当朋友,猫却把老鼠当做可以利用的棋子,在它没有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的时候,毫不客气的吃掉它。动物界向来都是如此,强者制服弱者。假如老鼠能对猫保持警惕,又或者在感觉不正常的时候能够自己去一探究竟,故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我们不知道当自己是老鼠的时候,身边的猫会不会随时吃掉我们。越是亲密的人,我们的防备心越弱,可到最后,捅刀子最深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信任的人。
“世上的事总是如此”,格林兄弟用这句话给猫和老鼠的故事收尾。以前不懂,现在看来,真的感觉,好残酷的童话!
《狐狸夫人的婚礼》中,狐狸想知道妻子自己是否真心,就装死,因为它有九条命。最初的时候,狐狸夫人一直拒绝求婚者。后来,狐狸夫人遇到了一个和老狐狸一样特点的年轻狐狸,就兴高采烈的举行婚礼。老狐狸搞砸婚礼真的死掉以后,狐狸夫人的婚礼永无停歇之时。
感情里,我们总渴望自己是对方的唯一,却总是容易忘记,也许我们的付出,只是对方眼里的一个标本。 是不是你不重要,重要的是,是这个样子就行。
现在读《格林童话》,真像看一本恐怖小说,把人的心一片片撕碎在自己面前,看着它鲜血淋漓,也要看到它最后一滴血耗尽。
为什么不要给小孩看格林童话
有的内容血腥,而且三观不正不适合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是因为有些故事非常的可怕,比如说《格林童话》中的蓝胡子。比如《牧鹅姑娘》中,一个坏侍女冒充公主,为了隐瞒真相,她还杀死了能说话的马,后来国王发现真相,他故意在宴会上问假公主:''如果有人欺骗国王,应受到什么惩罚?''假公主说:''应该把他装到订有长钉的桶里,让一匹马拖着桶奔跑,直到那个人死去。''结果很快假公主遭到了自己所说的这种惩罚,大家可以想象一样,这是多么残忍血腥,简直比中国的''幽闭''、''铁处女''、''骑木马''还要恐怖。
格林童话有多少个个故事?
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其中以《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扩展资料:《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类: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都有哪些故事?
格林童话故事有:《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美女与野兽》、《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勇敢的小裁缝》、《不来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等。格林童话改写:格林童话最初的用意是以童话的口吻来讲述一些故事给成年人听,但第一卷《格林童话》出版后,因为当中带有儿童不宜的内容而饱受争议,与“童话”精神相悖。为了符合大众希望能讲给小朋友听的愿望,以保证销售量及受欢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接下来的版本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改写。包括淡化或删除上述的描写和润色语言等。例如:修改《莴苣姑娘》里暗示长发公主怀孕的“告诉我,歌提尔婆婆,我的衣服怎么这么紧,都不合我身了”一句对白,将《白雪公主》与《糖果屋》中的生母改成继母。
格林童话剧场的介绍
《格林名作剧场》是一部根据《格林童话》由日本改编的系列动画,由朝日放送制作,并在1987年及1988年期间的每个星期三晚间六点到七点(东京时间)播出,共24集。同年10月2日至1989年3月26日播出新制作的23集,片名改为《新グリム名作剧场》(新格林名作剧场)。该作每集讲述的都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其中有些相对原著改编较大,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动画相对原著增加了很多的原创的情节;但也有的是基本忠于原著的,比如像“画眉嘴国王”、“美女与野兽”等。 央视《大风车》栏目曾与九十年代初期播出过这套动画。